创办缘起

以下是过去三年 TCP 工作的一些亮点。

如果您有兴趣深入了解,请单击此处 >

  • 十一月1989

    麦肯锡公司向 DC 无家可归者协调委员会发布最终报告——为无家可归者建立社区伙伴关系,确定社区伙伴关系的需求和使命。
  • 十二月1989

    预防无家可归社区伙伴关系与由开发商 Oliver C. Carr 担任主席的初始董事会以及代表政府、企业和非营利提供者的成员组成。

  • 六月1993

    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 {HUD} 秘书 Henry Cisneros 和区长 Sharon Pratt Kelly 宣布,“社区伙伴关系”将在三年内从 HUD 获得 20 万美元,以建立一个由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组成的“连续护理” : (1) 外展和评估,(2) 提供支持服务的过渡性住房,以及 (3) 永久性住房。

  • 9月1993

    发布了 DC 倡议:共同努力解决无家可归问题报告,确定了额外的预防、外展和系统协调目标,以及将在头两年内新建 2,050 套过渡性和永久性住房。

  • 1994年五月

    DC 倡议正式开始于 HUD、哥伦比亚特区和社区伙伴关系之间签署的谅解备忘录。 DC 倡议的前 12 笔赠款已颁发。

  • 六月1994

    由议员 David A. Clarke 担任主席的区市议会确认选择 Community Partnership 作为实施 DC 倡议的实体。

  • 9月1994

    社区伙伴关系首次成功获得联邦竞争性无家可归者资金,获得 2.9 万美元的 Shelter Plus Care 资金,开启了获得联邦竞争性资金以建立连续护理的 15 年成功故事。

  • APRIL 1995

    DC 倡议外展示范计划已启动,与七个外展机构合作,为长期流浪街头的无家可归者识别、安置和提供持续服务。 与家庭之家计划一样,该计划采取“住房优先”的方式让人们远离街头。

  • MARCH 1996

    与区住房和社区发展部合作,启动了家庭之家计划,这是全国最早的“住房优先”模式之一,作为摆脱无家可归者的途径。 1.4 万美元的 HOME 整笔赠款资金为 141 个搬出避难所的家庭提供了租金援助,并获得了长达两年的由 DC Initiative 资助的案件管理服务。 该计划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这些经验教训将被纳入社区伙伴关系管理的后来的“住房优先”计划中。

  • 六月1996

    位于 25 M Street SW 的家庭中央接收设施被重新指定为弗吉尼亚威廉姆斯家庭资源中心,迎来了全面改造,其中包括采用温馨色彩的新室内设计、儿童保育区、综合社会服务,均适用于收容所和预防无家可归、工作服务和住房咨询。

  • 十一月1997

    房利美基金会根据社区伙伴关系和弗吉尼亚威廉姆斯家庭资源中心提供的无家可归家庭的起源数据发布了“无家可归家庭的来源”报告。 数据显示,无家可归的家庭集中在贫困社区,这表明如果在危机时刻能够获得住房援助和服务,家庭可能会避开庇护所。 在 1997 年底之前,社区伙伴关系发布了一份名为“无家可归家庭社区护理:紧急避难所的替代方案”的概念文件。

  • 1998年五月

    家庭优先计划是社区伙伴关系和精神卫生服务委员会(CMHS,后来的精神卫生部)之间的合作启动的。

    使用区无家可归者服务基金中的 200,000 美元来支付住房费用,连同其提供者提供的 CMHS 主流心理健康服务,这个“住房优先”计划建立在特别外展计划的基础上,将精神病患者、长期无家可归者直接带离街头一个家。 该演示继续成为 Home First II 计划,成为 DMH 为无家可归者客户提供的常规功能。

  • 1999年五月

    社区伙伴关系与全国其他九个 CoC 管辖区一起起草了国家提案请求,以开发数据库管理系统以收集有关无家可归人口的数据。

  • 10月1999

    DC 倡议冬季计划发布,开始了制定冬季计划的年度过程,该计划一直持续到今天。 规划过程包括政府、提供者、倡导者和以前的无家可归者,他们在冬季来临之前共同努力,规划外展服务和庇护所的提供和协调,以保护流浪街头无家可归者的生命。

  • 10月1999

    在公开竞争之后,公共服务部与社区合作伙伴签订了一份为期 5 年的合同,以继续管理 Continuum of Care。

  • 十一月1999

    社区关怀补助计划成立。 从 1999 年到 2008 年,该计划帮助数百个面临无家可归风险的家庭避免避难所并重回自给自足的轨道。 全国终结无家可归者联盟将该计划指定为国家最佳实践。

  • 一月2000

    自 100 年开始,由 1998 多个利益相关者参与的社区参与过程最终达到了高潮,社区伙伴关系协助儿童、青年和家庭副市长办公室制定了 2000-2004 年战略计划,作为维持和继续改善无家可归者的指南DC 倡议之后的服务。

  • 一月2001

    社区伙伴关系与华盛顿大都会政府委员会合作,开展了第一次年度无家可归者时间点统计。 从那时起,社区伙伴关系在分析大都会地区的年度时间点数据方面发挥了区域领导作用,该报告已成为衡量该地区无家可归人口波动和该地区连续护理系统发展的基础.

  • 2001年五月

    社区伙伴关系启动 Bowman Internet System 的服务点作为无家可归者管理信息系统 (HMIS),以收集公共资助计划中无家可归者人口的数据。

  • 六月2003

    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和凯西基金会制作了“对哥伦比亚特区社区护理补助计划的评估”。 报告赞扬预防计划的灵活结构,并建议继续为其提供资金。

  • 十二月2004

    无家可归者不再是该区结束无家可归者的 10 年计划,由市长 Anthony Williams 发布。 社区伙伴关系工作人员在将 MPACT 的审议制定成一个有凝聚力的计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计划将继续指导学区结束无家可归的努力。

  • 一月2005

    全国终结无家可归者联盟将社区伙伴关系的社区护理补助预防计划指定为无家可归者服务机构的最佳实践预防模式。

  • 9月2006

    社区伙伴关系获得了 HUD 的认可,并授予 HMIS 创新奖,以表彰其在绩效报告和时间点枚举方面的 HMIS 高级应用。

  • 十二月2006

    社区伙伴关系通过 DC 紧急租金援助计划获得 2 万美元,用于创建住房机会和预防努力计划。

  • 2007年五月

    社区伙伴关系通过联邦资金可用性超级通知 (Super NOFA) 流程使用 HMIS 进行基于绩效的合同续签,被 HUD 在其出版物《在地方一级展示无家可归者数据的使用》中确定为最佳实践案例研究。

  • 六月2007

    社区伙伴关系因其高水平的数据质量而被 HUD 评为年度无家可归者评估报告 (AHAR) 全明星。 社区伙伴关系是从全国 15 多个 Continuum of Care 组织中挑选出来的在数据收集和报告方面表现出色的 500 个社区之一。

  • 10月2007

    Community Partnership 开发并发布了 Hypothermia Dashboard Reports,这是一种交互式可视化模型,可让用户实时查看避难所使用趋势。

  • 一月2009

    华盛顿特区被选为 23 个司法管辖区中仅有的 500 个获得快速安置补助金的司法管辖区之一。 该计划将为离开庇护系统的家庭提供快速的短期和中期租金援助。

  • 十一月2013

    作为 Veterans NOW 的一部分,社区伙伴关系与 DC 人类服务部、华盛顿特区 VA 医疗中心、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DC 住房管理局、通往住房 DC 的途径、Miriam 的厨房和位于 207 的友谊广场合作9 年 31 月 2013 日至 96 月 XNUMX 日期间的退伍军人,其中包括 XNUMX 名长期无家可归的人。

  • 夏季2015

    TCP 为该地区进行了第一次无家可归青年人口普查 (HYC)。 HYC 是 2014 年《终结青年无家可归法案》建立的一个项目,每年统计 18 至 24 岁无家可归或住房不安全的人。

  • 二月2016

    社区伙伴关系工作人员和华盛顿特区政府合作伙伴在 SLDS 最佳实践会议上介绍了无家可归者服务 CoC 和州教育局如何使用数据进行协作,更好地识别和满足该地区无家可归青年的需求。

  • 2016年五月

    社区伙伴关系和一些政府合作伙伴今天与无家可归者服务提供者会面,作为努力提高社区在有效服务无家可归者方面表现的一部分。

  • 2017 春季

    社区伙伴关系与无家可归问题跨机构委员会 (ICH) 的妇女工作组合作,分析 2017 年时间点统计中的性别和家庭数据。

  • 2017年五月

    SOLID FOUNDATIONS DC:《预防和结束青年无家可归的战略计划》出版。 社区伙伴关系在该计划的制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将支持该计划的实施,因为 DC 致力于预防和结束青年无家可归。

  • 一月2018

    发布了 2017 年 DC 女性需求评估报告,重点介绍了由社区伙伴关系和 DC ICH 女性工作组领导的首次调查研究项目,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些无人陪伴女性的特征、经历和需求谁无家可归。

  • 一月2018

    TCP 进行“时间点加法”,评估无家可归者的流入和服务模式。 这项定量研究为社区提供了来自计划参与者的更深入的叙述性信息,以更好地了解什么可以防止他们无家可归,需要哪些资源来帮助他们获得住房,以及是什么促使他们在该地区寻求服务。